第二书包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二书包小说网 > 重生1941:溃兵团的逆袭远征 > 第五十三章:开玩笑的!零别当真!

第五十三章:开玩笑的!零别当真!

孟烦了回到仰光后的日子,比在孟关和瑞丽还要忙碌几分,脚不沾地连轴转。

“今天,说破大天也得把几件要紧事捋顺溜了!”

孟烦了一边在心里发着狠,一边钻进了吉普车,直奔运输公司驾驶培训基地。

基地里尘土飞扬。见到孟烦了,康丫抹了把脸上的油汗,咧着嘴凑过来:

“烦啦!港口那两万多吨物资,咱已经啃下来八千多吨了!照这个劲儿,再有个三四个月,保准给它搬空唠!”

听到这个数字,孟烦了心头那根绷得最紧的弦,总算稍稍松了一丝。

他嗯了一声,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是拍了拍康丫的肩膀:

“抓紧,康丫,时间不等人。车、油、司机,都给我照应好了,别关键时刻掉链子。”

“您就瞧好儿吧!”康丫把胸脯拍得砰砰响。

接着,孟烦了又马不停蹄地找到通信排设在仰光的通信站。

大功率电台已经就位,他亲自检查了一遍,吩咐负责的通信兵:

“启用新电台,新密码本。”他顿了顿,嘴角勾起一丝弧度,“就用我给你们的那套,《射雕英雄传》。”

通信兵显然愣了一下,确认道:“长官,是……是那本金庸的小说?”

“对,就它。过几天,尝试给孟关的龙团座发报,内容就用书里的内容套。”

孟烦了心里琢磨,这玩意儿,除非小鬼子里也有从几十年后穿来的武侠迷,否则谁能破译?

这叫出其不意。

安排完通信,吉普车又颠簸着开往郊外的潜艇维修基地。

这里比之前热闹了许多,阿译不知道从哪儿招揽来不少当地人,正指挥着他们在基地附近的树林子里砍树平地,忙得满头大汗。

“烦啦,你来啦!”阿译看见他,小跑着过来,脸上带着几分邀功的兴奋,

“你看,按你的意思,防空阵地正在弄。还有那边,宿营区已经全部搭建好了,木板房,比帐篷强多了!”

孟烦了环视一圈,点了点头。阿译办事,细致是细致,就是有时候魄力不足。

他心里盘算着,韩总工、陈朋那些从江南造船所挖来的技术骨干,估摸着快到了。

等英国人的那三艘老爷潜艇一到,维修改造的硬仗就要打响。

那些英国皇家海军的爷,可不好伺候。

“阿译,”他把阿译叫到一边,“宿营区是好了,但后勤服务还得往上提!光能住不行,得吃好,喝好。”

“你去,给我请几个中西餐的厨子回来,手艺要顶尖的,待遇不是问题。咱们得让那些英国佬觉得,待在这儿比待在马耳他还舒坦。”

阿译连忙点头记下:“我明白了,我这就去办!”

离开维修基地,孟烦了回去拉上豆饼和如今跟他形影不离的阿香。

阿香这姑娘,泼辣能干,和憨厚实诚的豆饼站在一起,倒也般配。

吉普车一路开向唐人街,停在了一栋颇为气派的小楼前。

这楼,是孟烦了新盘下来的“瑞成当”当铺。

当初这房子的主人,是一家美国犹太人银行驻缅甸的分行。

那帮嗅觉伶敏的银行家,感觉东南亚火药桶快要炸了,急着脱手撤离,开价本就不高,偏偏还无人问津。

结果,又让孟烦了这个善于“捡漏”的孙子,一番砍价后,用一个骨折价拿下。

这四层小楼,可比他那个西南运输公司办事处豪华阔气多了。

外观是中西合璧的风格,暖黄色墙面配着象牙白的装饰线条。

两扇高大的柚木大门对开,门板上用铆钉拼出“蝙蝠绕铜钱”的暗纹,寓意吉祥。大门上方,悬着一块乌木横匾,刻着“瑞成当”三个贴金隶书大字,庄重里透着富贵气。

有钱办啥事都快!

推门进去,内部格局是典型的前店后库、上居下商。

一层营业厅,迎面就是柚木高柜台。柜台外侧装着整排铁栅栏,只留了几个小小的“递物口”,顾客只能伸手递东西,想翻进去那是门儿都没有。

柜台后方,嵌着一座圆形钢质金库门,看着就让人安心。

二层是鉴定室和贵宾接待室,三层是帐房和孟烦了自己的办公室,四层则是员工宿舍和一个带四面小窗的了望间,兼具保安功能。

豆饼和阿香一进来,眼睛就直了。

豆饼张着嘴,半天合不拢,喃喃道:“烦啦哥,这……这地方也忒好了吧?”

阿香也是这里摸摸,那里看看,一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模样。

孟烦了看着他俩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,心里有点好笑,上辈子,他们哪敢想能站在这样的地方?

这当铺,明面上是做典当生意,真正的目的,是“捡洋漏”!

等英国正式对日宣战,缅甸这地方的洋人、有钱人肯定蜂拥跑路,到时候,他们带不走的那些好东西,还不都得急着变现?

就象之前那个翡翠岭庄园一样。

这孙子,就是被那三幅名画的天价馋坏了,总想着再来几波大的,倒腾到几十年后卖出惊世高价。

这事儿,不用说做,光想想就让他心里爽得冒泡。

“豆饼,阿香,”他收敛心神,吩咐道,

“这当铺内部的金库、钱银、帐目,还有安保,就交给你们俩负责。对外经营的人手,我会另外找。”

把小楼的钥匙递给两人,“你们先从康丫那边物色些可靠、机灵的人过来帮忙。”

安排好当铺内部事宜,孟烦了出门又直奔威尔逊诊所。

如今的威尔逊医生,已经很少接诊了,病人都交给了吴艺坚夫妇。

他的心早就飞到了那三艘破潜艇上,指望着靠这笔大买卖赚足钞票,好跑去美国当他的富家翁。

见到孟烦了,威尔逊医生脸上笑开了花,这可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财神爷。

他殷勤地迎上来:“亲爱的孟!有什么我能为您效劳的吗?”

孟烦了也不客气,直接说明来意:

“我开了个当铺,需要一位精通西方艺术品,特别是画作的鉴定师。你人脉广,帮我留意一下。”

威尔逊医生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,眼睛一亮:

“哦!我想起来了!兰画家,叫鲁道夫?邦尼特,正在仰光办画展。他在欧洲已经有点名气了,因为战争才滞留在东南亚。或许,他可以帮上忙。”

孟烦了一听,立刻来了精神。画家?画展?这不正是搞钱的好机会吗?

当即拉着威尔逊医生,赶往画展所在地。

画展设在一个不大的画廊里,显得有些冷清。

墙上挂着二三十幅画作,多以印度尼西亚峇厘岛的风土人情为主题,色彩浓郁,带着异域风情。

一个穿着随意的中年白人,正坐在角落,想必就是鲁道夫?邦尼特。

孟烦了装作欣赏画作的样子,踱到一幅名为《o won, bali》的画作前,看似随意地伸手摸了摸画框。

瞬间,系统面板浮现出:

【荷兰画家鲁道夫?邦尼特的峇厘岛题材画作,东南亚现代艺术代表作品。万元人民币),是否出售或典当?】

孟烦了心里“呦呵”一声,差点乐出声来!

还真是个宝贝!这评估价,比画展上的标价高出一大截!

目光扫过其他画作,心里象有只小猫在挠。

这逛画展,简直又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啊!

他仿佛看到自己穿梭在战后伦敦、巴黎、纽约那些高大上的画廊里,手指所及,皆是黄金……

这臆想太过美妙,以至于威尔逊医生带着邦尼特走到面前打招呼,他都毫无反应,眼神发直,嘴角似乎还有可疑的晶莹。

“孟先生?孟先生?”威尔逊医生尴尬地捅了他一下。

孟烦了回过神来,立刻换上一副诚恳赞叹的表情:

“啊!抱歉,邦尼特先生,您的画作魅力太惊人了,我完全沉浸进去了,失态了,真是失态了!”

这孙子,撒谎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,脸不红心不跳。

邦尼特眼睛里顿时有了光彩。

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能遇到如此“知音”,实在难得。他热情地带着孟烦了参观、介绍自己的作品。

孟烦了一边应付着,一边快速浏览着标价,基本都在100到200美元之间。

心里飞快地盘算着,一个“无本万利”的计划瞬间成型。

停下脚步,看着邦尼特,抛出了一个让对方根本无法拒绝的条件:

“邦尼特先生,我非常欣赏您的艺术才华。您画展上所有的画作,我可以一次性买下。”

“我只是希望聘请您半年,担任我当铺的艺术品鉴定师,同时,每月为我创作三幅画作。作为报酬,我每月支付您1000美元。您觉得如何?”

每月一千美元!包圆所有画作!

邦尼特彻底惊呆了。

他流亡东南亚,虽然靠着点名声还能勉强维持,但绝对谈不上宽裕。

孟烦了开出的条件,简直是雪中送炭,不,是天上掉下个巨大的馅饼!

他几乎没有任何尤豫,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斗:“先生!您……您说的是真的吗?我,我非常乐意接受!”

交易达成得异常爽快。

孟烦了当场点出钞票,支付了所有画作的款项。

邦尼特更是干脆,画展也不办了,直接动手柄墙上的画作全部取下。

吉普车装不下,就在路边叫了辆人力车,装着满满一车画作,利利索索地跟着孟烦了回了“瑞成当”。

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操作,把威尔逊医生看得目定口呆,“这狗大户,做事真是……与众不同啊!”

回到当铺,孟烦了让豆饼和阿香给邦尼特安排好了四楼的住房和画室,又让他回酒店取行李和画具。

看着邦尼特感激涕零地离开,孟烦了心里那个美啊。这简直是一箭双雕!

既得了位现成的鉴定师,又等于找了个长期稳定的“货源”!

开了一条新财路啊!

晚上,躺在床上,孟烦了还沉浸在白天的得意算盘里。

窗外夜色深沉,他却因为兴奋而有些睡不着。

脑子里胡思乱想,带着小醉和玛努诃,去纽约、去伦敦、去巴黎,横扫各大画展,左手摸画评估,右手倒卖赚钱,晚上……

那日子,神仙也不换啊!

一时嘴贱,问了系统一句:“现在就带着小醉和玛努诃,直接去纽约逛画展挣大钱,等这边打完了再回来,行不?”

系统面板没有丝毫尤豫,瞬间弹出四个冷冰冰的大字:

【小心报应!】

孟烦了猛地一个激灵,瞬间惊醒,后背惊出一层冷汗。

是啊!他重生回来是干嘛的?

是来还债的!

是来救那些上辈子死在他眼前的兄弟们的!

刚才居然想撂挑子跑去享受?这他娘的还是人吗?

他知道自己懦弱的老毛病又犯了,抬手就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,对系统连声道:

“开玩笑的!开玩笑的!千万别当真!”

------

仰光的晨雾还没散尽,孟烦了已经坐在了“瑞成当”三层的书房里。

桌上摊着一份刚刚译出的密电,是龙文章从孟关那边用《射雕英雄传》密码本发来的。

详细通报了特战队如何像捉兔子一样,在丛林里摸掉了鬼子一个精干的间谍小组。

“毙敌六人,缴获电台一部,密码本半册……。”

孟烦了放下电文,嘴角忍不住向上扯了扯,还好,兄弟们都没事,还打了个漂亮仗。

现在当铺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。

他之前托人在唐人街寻访,真请来了一位姓陈的老先生,据说祖上在琉璃厂做过学徒,眼力毒辣,对华夏的古董文玩、玉石翡翠门儿清。

这样一来,“瑞成当”就算有了一中一西两位鉴定师坐镇。

孟烦了这“狗大户”的名声,在仰光唐人街算是传开了。

这些天,真有不少人揣着好东西上门,多是些准备逃离缅甸的华侨富商,急着变现。

有明清的官窑瓷器,有水头极好的翡翠摆件,甚至还有几件商周的青铜器,带着斑驳的绿锈。

陈师傅戴着老花镜,拿着放大镜,一件件过手,时而点头,时而摇头,将那些企图以次充好、混肴年代的玩意儿一一剔除,言辞温和却不容置疑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